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日不落國


高緯度地區的晝夜變化懸殊;以倫敦為例,夏至之後白天時間每天約減少兩分鐘,而冬至之後則是每天白天時間約增加兩分鐘。夏天的倫敦每天大約清晨四點日出、傍晚九點日落,因此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每年夏季英國還是可以自稱日不落國。事實上不僅只有夏季,英國至今仍低調地維持殖民時代的日不落國地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以及威爾斯之外,英國女王仍是包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等53個被稱做「Commonwealth」的國家的最高領袖,而Commonwealth領導人的聚會則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英文發言卻不是由美國所主導的會議(註一)。然而英國低調的日不落國地位卻不是取決於領地或是執政權,而是反映在英鎊這個全世界最昂貴的貨幣上。

所有台灣留學生在兌換英鎊時大約都會浮現一個疑問:英鎊到底是憑什麼這麼強勢呢?實在看不出英國這一堆蕞爾小島有這麼強的經濟實力啊!來到倫敦之後,因為樓友們有大半是來自歐洲並主修金融相關科系的,跟他們閒聊後逐漸發現原來倫敦是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而英國的金融業則是全歐洲獲利最高的。明白了這點之後,就可以看到不平等的交換每天在我眼前上演。舉例而言,英國不生產香蕉,然而香蕉卻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超市的架子上看到;而英國利用其自殖民時期以來累積的龐大資本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不勞而獲,據此得以維持英鎊的強勢地位來廉價進口香蕉等各項物資。因此在WTO等國際貿易談判桌上,與其他歐洲各國每每提出各項保護措施不同的是,英國總是展開雙臂展現出一副擁護自由市場的開明態度,因為開放進口確實符合英國的利益。

然而所謂英國的利益當然不會是全英國人民的利益。英國曾經是製造業重心,全球的「世界工廠」,也孕育出歷史悠久的勞工運動;然而在英國逐漸將工廠遷移至生產成本較低的第三世界國家並以英鎊優勢進口各項物資之後,英國的農林漁礦等初級產業銳減至整體經濟的2%,製造業從36%下滑至13%,其餘獨大的則是金融、零售、房地產、創意產業等相關行業(註二)。可想而知從事初級與次級產業的英國人民經歷了一段寒冬,而近來飛快成長的百貨零售業肯定讓這種情況雪上加霜。

不過大約是由於經歷了經濟大恐慌與兩次世界大戰,英國深知自由放任經濟與壟斷企業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因此前陣子在新聞密集報導大型連鎖超市迅速成長之後,最近開始有了許多批判聲浪。例如BBC製作了一系列叫做「Shopping the Supermarkets」的節目,從食品衛生、農民生計、以及環保等角度切入探討英國的連鎖超市,而英國獨立電視台則是製作了「The Supermarket That’s Eating Britain」,點名痛批特易購Tesco帶來的危害以及它和工黨的政商關係。有趣的是,延續英國當紅的全球暖化議題,許多觀點都是以環保為名而鼓勵消費者購買本地產品,恰好和近來英國反對東歐移工的排外聲浪有不謀而合之處。自古以來,凡是經濟蕭條的時候便會出現閉門排外的聲浪;在這股排外情緒中,我彷彿看到帝國的太陽緩緩西沈。


註一:來源為BBC1所製作的英國女王依莉莎白二世80大壽特輯。
註二:來源為2007年1月5日BBC2播出的紀錄片「What Makes Britain 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