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8, 2023

《預知死亡紀事》的未解之謎(下)

 作為馬奎斯分身的預審法官無法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可以證明山迪亞哥.拿紹爾需為安荷拉.維卡里歐的貞節負責(pp. 159-160),然而在這部紀實報導似的流水帳中卻隱藏了許多顯而易見的線索。山迪亞哥.拿紹爾經常在山區一帶獵艷,奪走無數少女的童貞(p. 146);在家中逮到機會就猥褻廚娘的未成年女兒,因此廚娘罵他是人渣(pp. 40, 44-45);甚至他還跟馬奎斯說過安荷拉.維卡里歐「已經熟透可以摘下了」這樣的話(p. 68)。在婚禮當晚,他提議去新婚夫婦的山丘別墅向他們獻唱,還在花園裡放煙火和鞭炮(p. 115)。重返犯罪現場是兇手的特徵之一;顯然他是為了探查新郎是否發現新娘非處子之身。在他被殺害之前,他從未問過維卡里歐兄弟為何要殺他,也沒有要求他們住手,只罵了他們是狗娘養的混帳(pp. 180-185)。他和維卡里歐雙胞胎在婚禮結束後還一塊兒在青樓裡唱歌飲酒(pp. 85-86),顯然彼此沒有其他深仇大恨,因此他從沒問過兩兄弟要殺他的理由顯示原因他自己心知肚明。雖然馬奎斯竭力主張山迪亞哥.拿紹爾是清白的,然而他專業的新聞採訪寫作卻點出了山迪亞哥確實非常有可能是罪魁禍首。

然而這畢竟是一部小說而不是紀實報導。書中打從一開頭便有許多前後矛盾的敘述,例如關於當天天氣的描述以及新郎新娘的初識過程(pp. 33, 38, 163-165),雖然很符合受訪者往往記不清楚細節的真實情況,然而除此之外作者還刻意安排了許多前後牴觸之處,例如當新郎巴亞多.聖羅曼第一次來到村莊之時,同船的人認為他是個娘娘腔,而安荷拉.維卡里歐卻認為他太過粗獷(pp. 60, 71);作者宣稱「沒有人相信罪人是山迪亞哥.拿紹爾」,但電廠老闆說「我以為他靠錢擺平了」,而雙胞胎哥哥未來的丈母娘則說「名譽之事不容耽擱」(pp. 110, 146, 162)。


在真實世界中,山迪亞哥.拿紹爾的本名是Cayetano Gentile Chimento,並非阿拉伯人;新郎是Miguel Reyes Palencia,和馬奎斯以及死者是朋友,後來另娶他人生了十二個孩子;新娘叫Margarita Chica,她的兩位哥哥並非雙胞胎且僅有其中一人犯下兇殺案(Pope, p. 187)。山迪亞哥(Santiago)是第一位在耶路撒冷殉道的使徒(張淑英,2019);馬奎斯為他遇害的好友安排了這樣一個名字又堅稱他是清白的,是否有任何證據?


事實上,當預審法官在法庭上詢問新娘那個男人的名字時,她沒有改變她的說法(p. 160);而當法官繼續追問誰是山迪亞哥.拿紹爾時,她回答「Fue me autor」(He was my autor, Pope, p. 189)。Autor這個西班牙字是肇事者、犯罪者、主犯的意思,同時也可以翻譯為創造者、發明人、作家,也就是馬奎斯本人。倘若真相確是如此,便無怪乎馬奎斯這麼氣急敗壞地質問為何沒有人阻止這場悲劇發生;倘若真相確是如此,便無怪乎作為馬奎斯分身的法官會沮喪地評論村民的偏見;倘若真相確是如此,那麼這部小說便可以說是馬奎斯嘔心瀝血的懺罪之作,無怪乎他會認為這是他最傑出的作品,也無怪乎他自始至終都將一切歸咎於不可抵擋的命運安排,借用法官的手寫下「我們在宿命的擺弄下隱形無蹤」(p. 179)。


然而真相畢竟已不可考,因此我們要慶幸馬奎斯至少安排了一個光明的結局。書中的女主角在被退婚之後第一次主宰了自己的命運,寫下了近兩千封信追回丈夫、和他破鏡重圓,在那個父權的年代頭一次按照自己的心意做自己的主人。


備註:

一、沒有註明出處的頁碼都是指葉淑吟新譯的皇冠版小說的頁碼。

二、建議之前有看過任何舊版小說的人可以再讀一次這次有馬奎斯家族正式授權、由西班牙文翻譯的皇冠版本,因為之前的中文版很可能是從英文版翻譯的,而英文版的翻譯據說有不少錯誤(Pope, 1987, pp. 185-186)。



參考資料:

葉淑吟(譯)(2019)。預知死亡紀事。台北:皇冠。(Márquez, G. G., 1981)

張淑英(2019)。《預知死亡紀事》的預言和寓言。英語島,2019年2月號。取自

https://www.eisland.com.tw/Main.php?stat=a_6VX1qhI

Christie, J. S. (1993). Fathers and Virgins: Garcia Marquez's Faulknerian "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 Latin American Literary Review, 21(41), 21-29.

Pope, R. D. (1987). Transparency and Illusion in Garcia Marquez' "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 Latin American Literary Review, 15(29), 183-200.


Wednesday, August 16, 2023

《預知死亡紀事》的未解之謎(上)

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年少時村子裡舉辦了一場盛大奢華的婚禮,新郎是戰爭英雄的兒子巴亞多.聖羅曼(Bayardo San Román),他用鉅資買下村裡最美麗的山丘別墅,在婚禮當天殺了四十隻火雞、十一頭豬、四頭小牛,並用掉近兩千瓶蘭姆酒以及兩百零五箱走私酒來款待婚禮嘉賓以及群眾(pp. 50-51),光是在教堂擺設的鮮花價值就足以舉辦十四場豪華喪禮(p.81)。於是村裡的人們就像通宵達旦舉辦嘉年華一般徹夜狂歡。婚禮當晚當眾人還在群聚狂歡時,新郎發現了新娘安荷拉.維卡里歐(Angela Vicario)並非處子之身,於是牽著她將她退回了娘家(pp. 87-88),之後將酒量豪邁的自己灌醉,酒精中毒躺在床上六天才被人發現(pp. 138-139)。

新娘的雙胞胎哥哥氣得逼她說出誰是奪取她貞操的傢伙,於是她供出了山迪亞哥.拿紹爾(Santiago Nasar)這個名字;他是馬奎斯的摯友,不久前還跟馬奎斯以及維卡里歐雙胞胎一同在青樓狂歡(pp. 85-86)。於是雙胞胎兄弟便拿了兩把殺豬刀前往教堂旁的廣場,逄人便說他們要宰了山迪亞哥.拿紹爾,從凌晨三點到六點之間幾乎所有醒著的人都聽說了這個消息。於是有人設法警告山迪亞哥,然而他還是被殺了,死後屍體還在眾人面前被慘不忍睹地解剖,彷彿「再殺一次已經斷氣的他」(p.124),一具俊俏的屍體經過一場大屠殺般的解剖之後面目全非只能匆匆下葬。許多人認為雙胞胎之所以逄人便預告他們的殺人計畫是為了有人能阻止他們,甚至他們還刻意等在山迪亞哥平常不會出入的自家大門。然而悲劇還是發生了。因此馬奎斯在這部小說探討的一個謎團便是為何全村沒有一個人出手阻擋這樁事前預告的謀殺案。


馬奎斯深信山迪亞哥.拿紹爾是清白的,因此花費近三十年的時間,以一名專業記者的調查方式查證了各種線索,也宣稱這部作品是一部關於預告殺人的流水帳(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根據馬奎斯的調查,沒有人認真認為雙胞胎要殺山迪亞哥.拿紹爾,因為他們是大家眼中的老實人、面惡心善(pp. 47, 96)。許多人認為他們只是醉了,絕不可能殺人,「更不可能殺有錢人」(pp. 96, 100)。剩下的一些人隱約感覺他們是認真的,但並沒有勸退他們,而是僅僅想辦法通知山迪亞哥.拿紹爾(pp. 43-45, 105)。然而一封警告信被塞進山迪亞哥家的大門卻沒被看見(pp. 45-56, 184)、一則口述的警告沒被傳達(p. 44)、被賦予期望的神父認為那不關他的事而是執法人員的工作,之後忘了警告山迪亞哥的母親(pp. 119-120)。唯一付諸行動沒收了凶器的村長雖然保證會處理這件事,卻先到了交際俱樂部去確認當晚的骨牌牌局而錯過了阻止命案的時機(p.174)。於是在一連串不幸的巧合安排下,山迪亞哥.拿紹爾在眾目睽睽之下於自家大門口被兩把生鏽的殺豬刀砍到肚破腸流(pp. 185-187)。


雙胞胎兄弟自首後被判無罪(p. 94);行凶者和律師宣稱這是合法捍衛名譽(p. 92),雙胞胎哥哥的未婚妻甚至認為倘若他沒有言出必行便要解除婚約(p. 110)。村裡的人大多認為他們是為妹妹奪回名譽、讓山迪亞哥為自己贖罪(p. 138),因此在兇殺案發生的當下,村民非但沒有阻止這起預告謀殺,反而湧入廣場、佔好位置,準備見證命案發生(pp. 163-164, 173, 181)。所以困擾馬奎斯近三十年的謎團解開了;維卡里歐雙胞胎一直希望被阻止的兇殺案沒被阻止,因為大多數人認為死者死得其所(pp. 44, 110, 138, 156, 162)。於是在法院的判決書上,那位顯然是馬奎斯分身的預審法官(熱愛文學、博覽西班牙古典文學,p. 159)在空白處沮喪地寫下「給我一個偏見,我就可以撼動這個世界」(p. 161)。


馬奎斯在這部小說裡想探討的中心謎團至此可以說是解開了,然而這就指向另一個未解之謎:誰是奪去安荷拉.維卡里歐貞操的罪魁禍首?


備註:

一、沒有註明出處的頁碼都是指葉淑吟新譯的皇冠版小說的頁碼。

二、建議之前有看過任何舊版小說的人可以再讀一次這次有馬奎斯家族正式授權、由西班牙文翻譯的皇冠版本,因為之前的中文版很可能是從英文版翻譯的,而英文版的翻譯據說有不少錯誤(Pope, 1987, pp. 185-186)。



參考資料:

葉淑吟(譯)(2019)。預知死亡紀事。台北:皇冠。(Márquez, G. G., 1981)

張淑英(2019)。《預知死亡紀事》的預言和寓言。英語島,2019年2月號。取自

https://www.eisland.com.tw/Main.php?stat=a_6VX1qhI

Christie, J. S. (1993). Fathers and Virgins: Garcia Marquez's Faulknerian "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 Latin American Literary Review, 21(41), 21-29.

Pope, R. D. (1987). Transparency and Illusion in Garcia Marquez' "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 Latin American Literary Review, 15(29), 1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