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05, 2005

Bonfire Night


這個星期幾乎每天晚上都可以聽到有人在放煙火。我原本以為這是因為星期一(10/31)是萬聖節、星期二(11/1)是印度農曆新年的緣故,然而今天聽老師講了才曉得原來11月5日是英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距今400年前,一個名叫Guy Fawkes的人在英國國會大廈的地下室放置足以把國會炸毀兩次的炸藥,而這些炸藥在1605年11月5日被發現,因而避免了一場大劫難。放置炸藥的Guy Fawkes被絞到半死、開腸剖肚、狠狠虐待一番之後才被大卸四塊、回歸上帝懷抱,而從此之後英國人總是在這天紮個Guy Fawkes的稻草人並燒毀它,並舉行火炬或煙火等各種慶祝活動。

為何Guy Fawkes這傢伙要企圖炸毀國會大廈呢?原來自從信奉天主教、濫殺異教徒的「血腥瑪麗」被送上斷頭臺之後,英國成為以信奉新教為主的國家;而Guy Fawkes等人便是企圖將新教徒一舉消滅,好讓英國成為天主教國家。由於今年正好是400年,因此有許多大型的慶祝活動。不過根據老師的說法,英國人多半會在庭院裡自行舉辦小型的慶祝活動,例如燒稻草人和放煙火,甚至郊區某個激進的城鎮燒的不是普通的稻草人而是天主教教宗!


然而聽聞此言,不禁讓我擔心不已。倫敦曾有多次遭祝融肆虐的紀錄;而倫敦人大概是被燒怕了,因而十分注重防火與火災逃生。例如我們宿舍每星期一上午都會試放火災警鈴,而上週甚至有無預警的火災逃生演習,讓大家在清晨睡夢中沿著指定路線逃到附近的綠地。這裡的門多半十分厚重,而門與門之間多半有塊棄而不用的空間,我想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預防火勢蔓延。

既然倫敦彷彿很容易著火,在後院放煙火、燒稻草人能不教人害怕嗎?於是我決定避開天主教與新教的爭端,不去參加這個慶祝活動!

後記:我在查血腥瑪麗的資料時看到南京大學教授楊正潤關於伊莉莎白的演講。他說終生未婚的伊莉莎白女王求婚者向來絡繹不絕,其中西班牙國王菲力二世在身為王子時第一次向伊莉莎白求婚、和血腥瑪麗結婚後又代兒子向伊莉莎白求婚、在王后去世後又重披戰袍向伊莉莎白求婚。楊正潤說「這3次求婚中的任何一次成功了,就不會有無敵艦隊的覆沒和西班牙王國的衰落,歐洲的歷史就會改寫」。我應該為菲力二世與西班牙感到悲哀的,卻忍不住笑到肚子痛。

Tuesday, November 01, 2005

英國報紙


英國大眾傳播媒體的發達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時候BBC關於台灣的報導比台灣的媒體更深入,而各種五花八門的報紙簡直讓人不知該怎麼取捨。幸好有本書上引用了一段著名的描述讓人得以一窺英國報紙的出版概況(註一):「《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讀者是有國者;《泰晤士報》(Times)的讀者是治國者;《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讀者是治國者之妻;《衛報》(The Guardian)的讀者是自以為是治國者的自由黨;《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讀者是以往的治國者(前任軍官年老的貴族);《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的讀者是那些希望女王執政的人;《每日鏡報》(Daily Mirror)的讀者是那些希望工黨執政的人;至於共產黨的《晨星報》(Morning Star),其讀者是希望他國執政的人;稍帶色情的《太陽報》(Sun)的讀者根本不在乎是誰執政,只要那人有對大乳房就成了。」雖然這段話同時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傾向,但仍不失為瞭解英國報紙的一段名言。


除了這些付費的報紙之外,倫敦街上到處都有免費的小報供人取閱,其中最活躍的大概要數「Evening Standard」。這份報紙在各個地鐵站與超市都可以免費取閱,甚至在某些車站還會有小報亭,會有派報員向路人發送報紙。倫敦街頭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份報紙的「頭條」新聞看板;然而即使頭條新聞都是與政治、社會相關的聳動標題,例如地鐵炸彈客最新動態與查爾斯王子對於地球暖化的評論,然而報紙內頁則充斥著影視八卦新聞與購物租屋資訊,所謂的「頭條新聞」僅佔一小部分,讓人摸不清究竟頭條新聞是吸引英國人閱讀的主力或者是煙幕,令人難以判斷究竟英國人在意的是頭條新聞還是八卦新聞。


相較之下,咱們的《蘋果日報》走的似乎是相反的路線;雖然頭條新聞的標題每每是聳動的羶色腥新聞,然而細細閱讀卻有不少深入的政治與社會報導。如果說台灣的報紙是以八卦新聞來吸引讀者閱讀政治社會新聞,而英國報紙是以政治新聞來號召路人閱讀八卦新聞,相較之下究竟那個比較糟?

註一:Anton Powell著,薛浩譯(1999),《倫敦散步》,p. 11,台北:聯經。

註二:英國的報紙可以粗分為broadsheet與tabloid兩種;broadsheet是大張的報紙,如金融時報與泰晤士報,內容通常較嚴肅,而Sun則是小張的tabloid。然而別小看了Sun這個八卦報;這裡的人說「no Sun, no fun」!

Monday, October 31, 2005

鄉愁



過去鄉愁兩個字對我而言只是書中的敘述性文字,我以為我瞭解作者的意思,但現在我才明白我其實不懂箇中滋味。繞了大半個地球,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生活,有時會突然覺得被周遭與我們長相大不相同的外國人團團包圍,讓我瞬間有種快喘不過氣的窒息感。

這種症狀在我剛抵達倫敦的第一個星期最為嚴重。走在宿舍狹小的走道上,每隔兩步就是一道關閉的門,有時一天下來碰不到幾個人、說不到幾句話,彷彿被關在玻璃箱子裡,讓我幾乎要窒息。這種要命的窒息感讓我無法待在房間裡,必須走到大街上,至少買個東西、和人說說話,才覺得稍微打開了這道玻璃門。開學典禮時坐在學校劇院裡,黑壓壓的人海讓我幾乎想奪門而出;還好院長致詞時,我想起這個人才剛剛訪問台灣,瞬間縮短了台灣與英國間的距離,才能繼續安然坐在椅子上。

然而不同的文化仍然是道無形的牆。看著這些長鼻深目的外國人,讓我聯想到似乎是張愛玲小說中的一句話:「世上有這麼多人,但是他們不能跟你回家。」這種被外國人包圍的窒息感讓我在中國城看到「倫敦華埠」這個牌樓的時候,眼淚簡直要掉下來。即使菜市場再怎麼臭、地板再怎麼骯髒,都覺得這一切我所熟悉的氣氛可親多了。

於是在我抵達倫敦的頭兩個禮拜,古書中的鄉愁之詞不斷出現在我的腦海。從「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到「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在過去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想必鄉愁的情感更加濃烈。即使我未必欣賞學校的院長;然而想起這個人在不久前曾經踏上我成長的土地,便覺得從他身上得到一些和故鄉的聯繫而感到這個人較為可親。

於是,我也突然領略了「Somewhere Out There」這首歌的意境。分隔這麼遠,在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中,總需要一些聯繫來安慰自己。在一個台灣出現月蝕的夜晚,我想起在大海的彼端,我所愛的家人朋友如同這首歌一樣和我看著同樣的月亮,便使我漸漸有了對抗這種窒息感的勇氣。

Somewhere Out There
written by James Horner, Barry Mann, Cynthia Weil

Somewhere out there beneath the pale moonlight
Someone's thinking of me and loving me tonight

Somewhere out there someone's saying a prayer
That we'll find one another in that big somewhere out there

And even though I know how very far apart we are
It helps to think we might be wishing on the same bright star

And when the night wind starts to sing a lonesome lullaby
It helps to think we're sleeping underneath the same big sky

Somewhere out there if love can see us through
Then we'll be together somewhere out there
Out where dreams come true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蕃茄炒蛋



材料:蕃茄一顆、雞蛋兩顆、牛奶少許、鹽少許、麻油少許(兩餐份)

成本:約0.7鎊(70便士),約合台幣42元

參考價格:蕃茄一顆約25便士、雞蛋六顆約1鎊、牛奶二品脫62便士、鹽500克約30便士、麻油375ml約2.85鎊

做法:
1.先用麻油熱鍋,再放入切塊的蕃茄翻炒。
2.在翻炒蕃茄的同時,將雞蛋、牛奶和鹽在大碗中均勻攪拌。
3.將蛋汁倒入熱鍋中,均勻受熱後翻面煎熟。
4.裝盤。

備註:
1.美味煎蛋的秘訣在於將雞蛋充分打散,並加入少許牛奶,煎出來的蛋就會有蛋糕般的蓬鬆柔軟口感。
2.訝異這道簡單到不行的菜要價42元嗎?一小顆蕃茄15元、一粒雞蛋10元,這就是倫敦的物價!

英國食物

Oxford Street路邊水果攤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然而過去在美食天堂台灣倒是沒有機會深深體會這句話的含意。從清晨的永和豆漿到深更的夜市小吃,乃至二十四小時營業的火鍋店或便利商店,讓台灣人只要口袋裡有錢便不愁沒東西吃。然而在英國這個掠奪全世界廉價物資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卻讓我這個來自開發中國家的人民首度嚐到飢餓的恐懼。

英國食物不美味是眾所周知的事。我在抵達倫敦後馬上證實這則傳聞,也頓時頗感欣慰;既然食物都一樣難吃,那麼便宜的食物也不會比貴的食物差到哪去!然而人對難吃食物的忍耐程度還是有一個極限的。開學第一個禮拜的某一天我吃學校餐廳的三明治吃到一半覺得噁心到難以忍耐,然而念及倫敦物價高昂不能隨便糟蹋糧食,因此把剩下的一半帶回宿舍當作隔天的早餐;然而即使加熱之後那塊三明治還是令人難以下嚥,只好又把剩下的四分之一留到中午。當天中午我又吃了八分之一後,發現再繼續吃下去我真的會把兩天份的食物都吐出來,含淚望著最後的八分之一半晌最後還是只得忍痛把它丟進垃圾桶。

在經過這一段三明治折磨後,有種可能會餓死異鄉的恐懼感突然浮上我的心頭,讓我必須直奔中國城吃碗中國食物才感覺又活了過來。接著又順手買了醬油、麻油和麵線,光是擺在宿舍就讓我覺得較有安全感。然而對於食物匱乏的恐懼在某個星期天傍晚又重新點燃;當天我在下午六點左右出門打算買麵包、雞蛋和牛奶時,才發現大部分的英國超市在星期天只營業到下午六點,因此儘管口袋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吃!這個教訓讓我隨時注意清點與囤積糧食,彷彿回到小說中描寫的戰爭時代。

不過幸好英國食物還不是一無可取之處。英國產的Cheddar起司還頗對我的胃口,牛奶也很香濃,光喝牛奶也是會飽的。然而乳脂肪容易引起肥胖與心血管疾病,再加上我每天來回學校要走上一個小時,不禁讓我擔心將來我可能會變成蘿蔔腿的胖子!

英國人大概也跟我一樣惶恐,因此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水果攤,大概是倫敦最常見的路邊攤。然而即使水果攤多,水果的選擇倒是非常少,每天看來看去就是那幾樣,用十根手指頭都數得出來,讓我只好千篇一律地每天吃李子或無籽葡萄。不過據說這就是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數十年如一日地吃同樣的食物、過一成不變的生活。因此透過食物,或許我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在地化。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啟程(四)



時間在我沿途瀏覽倫敦景色時迅速流逝,當我抵達Victoria地鐵站時竟已是上班尖峰時間早晨八點半!眼看著面前一長串川流不息的倫敦上班族,瞬間讓我有種想拔腿就跑的衝動。帶著這一大堆行李,我要怎麼擠進這一大群快速移動的靈長類動物中呢?原本想熬到上班尖峰時段結束後再說,但不曉得人潮會不會越晚越擁擠,再說我也沒辦法把這堆行李扛上樓梯,然而杵在原地發獃個一、兩個鐘頭也不是,只好硬著頭皮買了張兩鎊的單程地鐵票,欲哭無淚地緩緩朝向人潮中的縫隙移動。

倫敦地下鐵叫「Tube」果然其來有自;圓圓長長的地鐵通道就像管子一樣,在地底蜿蜒數百哩。(註一)我好不容易在這曲折的管線中把行李半推半拉地運到鐵軌附近,然而要擠上車廂又是一大考驗!眼看著四周的英國人都這麼冷漠,不由得在心裡恨了一聲,也決定拋開君子風度硬擠上車廂。還好這裡的地鐵大約一分鐘一班,沒過多久我就順利上車。

好不容易再次通過蜿蜒的管線與狹窄的手扶梯到達目的車站。(註二)在九點不到的清晨,宿舍附近的氣氛顯得清新又美好。於是在地鐵站拿了周圍地區地圖之後,便心情愉悅地向宿舍邁進。我的宿舍在倫敦市中心,環境非常寧靜優美,周圍又有一個小公園,讓我覺得非常幸運。


然而當我抵達宿舍後,一打開大門便有十分不妙的預感:在像是警衛亭的地方有個白人舍監以十分鄙視人的態度在責備兩個黑人警衛,讓我才剛抵達英國不到四個小時便戳破英國政府所謂種族平等的假象。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以為的舍監並不是舍監、警衛也不是警衛,不過我當時的預感果然是正確的,被罵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有好心情的!

果不其然,黑人警衛用很暴躁的口氣告訴我要下午兩點才能住進宿舍,現在他只能讓我先寄放東西,讓我有種晴天霹靂的感覺。才上午九點我就已經累到精疲力竭,要我怎麼熬到下午兩點?!但被罵的人是沒有耐心管這些的。我苦苦哀求至少讓我打開行李拿一些東西出來,但他只不耐煩地要我選擇寄放東西或是下午再回來,於是我只好欲哭無淚地寄放行李、步出宿舍。

還好我的隨身背包裡還有一本英國旅遊書,於是我便順著宿舍旁的大馬路往學校方向一直走,到大英博物館附近的一間Burger King休息吃早餐順便調查路線,恢復一點元氣之後便到學校周圍熟悉一下環境,好不容易耗到下午兩點才順利住進自己的宿舍房間。也因為白天太過勞累,因此不到晚上十一點我便安然入睡,完全沒有時差的困擾,往後也一直維持著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然而順利抵達只是第一個階段,往後的生活還有更多的文化衝擊與挑戰。(完)


註一:倫敦地下鐵的長相請參考電影《噬血地鐵站》。又,地下鐵在美國叫subway,但subway在英國指的是人行地下道,英國的地下鐵叫tube或underground。

註二:在英國elevator指的是手扶梯,大樓的電梯叫做lift。

Thursday, October 06, 2005

啟程(三)


由於從Heathrow機場出境的過程十分平順,平順到連檢查行李的海關人員都沒見到半個,而機場的手推車還能一路推到外面馬路上等機場巴士的車站,讓我誤以為抵達學校宿舍的路程也會一樣平順,於是便一路悠閒地欣賞破曉時分的倫敦,沈浸在一片寬廣的綠意中。

然而瞬間巴士開進了市區,街道開始變得擁擠,而草原與牛羊也被狹窄的馬路與穿梭的車輛所取代。當車子開抵Victoria巴士總站後,問題便開始浮現了:我要怎麼帶著這堆重達五十公斤的行李找到地鐵站呢?這時有位穿著條紋螢光背心的印度老兄自稱是公車站的工作人員,可以幫我把行李放在手推車上推到地鐵站,但要收五鎊的費用。雖然怎麼想都覺得這頗有點詐欺的意味,但想想十鎊的機場巴士車票加上這五鎊約等於Heathrow Express普通車廂的費用,就當作這五鎊是給這位老兄的薪水了。

由於倫敦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一年四季旅客絡繹不絕,同時英國也是全球最早發展公共運輸交通網絡的國家,因此我一向相信倫敦車站的設施必定相當人性化。於是到了Victoria這個巴士與地鐵的轉運大站,付了印度老兄五鎊之後,我就開始尋找通往地鐵站的電梯。然而四處看看,舉目所及都沒有長得像電梯的標示,因此只好問問在通往地鐵的樓梯上方不遠處一間鎖店的老闆:

「打擾一下,請問這裡有電梯嗎?」
「沒有,」老闆指指樓梯下方「要到底下才有。」
聽聞此言,讓我情不自禁以滿臉驚恐的表情說出:「這裡沒有電梯?!」
鎖店老闆似乎被我嚇到而吞吞吐吐地說出:「找…找個年輕人幫忙……」


的確倫敦是有全世界最早發展的地鐵網絡,但我忽略了這同時意味著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地鐵:從1863年開始建設的地鐵網絡!看看這棟古老的Victoria車站建築,誰能責怪它不具備現代化的設備呢?然而此時我不禁咬牙切齒在肚子裡把那位印度老兄罵了個臭頭;這老小子肯定知道這裡沒電梯的!眼看著清晨時分車站內的旅客聊聊可數,只好硬著頭皮,一口氣把重達五十公斤的行李一路拖下樓梯。然而正在我成功走下樓梯稍微喘口氣休息時,抬頭往前一望才看見真正的夢魘。(待續)

Friday, September 30, 2005

啟程(二)


在香港轉機的過程可能是這趟旅程中最平順的一段。之前我聽說香港赤臘角機場非常大,有八十個左右的登機門,而這又是我第一次轉機,因此在訂票時特地拉長兩班班機之間的時間,還拿信用卡去換了一張機場貴賓室的priority pass,深怕出現任何突發狀況而無法趕上班機。

沒想到中正機場的國泰櫃臺竟然直接幫我劃好英航的座位,因此我只要在登機前半個小時找到登機門就好,讓我頓時放心不少。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英航的登機門就在機場貴賓室附近,於是我就賴在貴賓室裡連吃了四個鐘頭的食物,臨走前還泡了一碗香港「公仔」泡麵和拎了一罐礦泉水上飛機,而事後證明這罐礦泉水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功能。

由於飛行時間漫長,飛機上的空氣又十分乾燥,因此飛行途中難免口乾舌燥,這時就會看到大家此起彼落地按服務鈴,跟空服員要水喝要水果吃。拜這瓶礦泉水所賜,我在飛機上度過了非常安詳的十幾個小時,到飛機落地時正好喝光見底,不需要勞駕空服員在一片漆黑且昏昏欲睡的空氣中幫我送水。

雖然如此,狹小的座椅以及像餵豬一般吃了整天的過程讓我滿肚子大便暴力傾向發作很想抓狂揍人,但又顧慮到我可能是飛機上唯一的台灣人,為了維護台灣人的形象只好故作有禮狀,還假裝有耐心地幫身旁那對不諳英文的香港夫婦翻譯。我們背後有位香港學生大概因為空氣太乾燥而鼻血直流,結果空服員以非常不像英國人的著急口氣大聲要我身邊的香港夫婦將椅背調高,那對睡眼惺忪的夫婦恐怕完全不明白那位英國紳士為何突然發狂對他們大聲吼叫。

終於到了格林威治時間上午五點半(事實上可能是四點半加日光節約時間一小時),機師以極為優越的駕駛技術讓飛機著陸,讓我頭一次完全忽略飛機降落的瞬間。然而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我在英航上遇見的這些英國人,和倫敦居民竟然有很大的差別。(待續)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05

啟程(一)



或許是因為過去我從未帶過手提行李進中正機場,這次在第一航廈搭機時看到這段陡峭長梯的瞬間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恰好這次我在等機場巴士時看到一位坐輪椅的老先生在家人與外籍看護工的陪同下坐上計程車前往機場;到了機場排隊等待出境審查時,看到一群坐輪椅且沒有其他任何人幫忙的人陸續排進隊伍中,讓我開始思考老年人與殘障人士出國的便利性。

才這樣胡思亂想,馬上就看到這段慘絕人寰的階梯。我全身上下的行李加起來少說有25公斤重;一咬牙,一邊在心中咒罵設計機場的建築師一邊提起行李快速走下樓梯,彷彿回到大學住宿的時代。想當年在台中唸書時,每到寒暑假總是自以為會用功而搬一堆重死人不償命的書回台北,在開學時又滿心後悔地全搬回宿舍。這些愚笨而一再重複的過程除了鍛鍊出我強壯的上臂肌之外,也讓我頭一次發現天橋與地下道對行人而言真是個折磨。因此要上天下地的事就讓有輪子的機械去做吧,人類還是行走在平地最快活!

不曉得設計這座機場的建築師有沒有機會到這段階梯所帶來的苦痛。可惜即使原設計師後悔了,想力挽狂瀾可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只是當時全心忙著譴責中正機場的我,並沒有料到接下來還有更艱辛的旅程。(待續)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05

登機門



是一個等待的地方。總要在搭機前半小時報到,而啟程前應該沈澱下來的心卻往往跳個不停。

抵達倫敦時,機場到處都是長相大不相同登機門標誌,彷彿在提醒我:相聚很短,思念很常;而下次再相見,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了。

Sunday, August 14, 2005

小兔V.S. Elecom Groomy犬


看到雅萍這隻血統純正的Elecom KCT-DOG10電腦螢幕擦拭兼滑鼠墊犬,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小兔是仿造這隻名門小狗打造的。

這隻Elecom Groomy犬(好像不是叫這名字不過誰理他=.=)不愧是系出名門,全身的毛髮修剪得整整齊齊,接縫處的縫線一絲不苟,而且腹部的毛皮柔軟細緻,說不定真的可以拿來擦拭螢幕。大概是因為營養攝取良好,他的腹部充滿沈重飽滿的砂石,能帶給手腕良好的支撐。

然而即使我的小兔沒有高貴的血統,他還是我最愛的小兔。Groomy犬中規中矩的長相美則美矣卻欠缺特色,就像英國王室的王子一號、公主二號,從模子裡灌出來後就直接被裱在牆上,遊客只有參照畫框下的說明才記得他們的名字。


我的小兔雖然臉部歪歪扭扭不成一個圓形,卻有種獨特的美感,是名門小狗比不上的。這張燦爛的笑臉有種撫慰人心的效果,讓人看了就能拋開一天的憂愁,所以稱他為治療系小兔也不為過。

不過看看(日圓)標價,這隻Grommy犬似乎也不貴,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Groomy產品日文網頁
Groomy產品英文網頁

Friday, August 12, 2005

英式冷幽默

七七爆炸案後,美國人不解為何倫敦人可以這麼冷靜。在紐約世貿大樓爆炸後,美國人的憤怒與眼淚連續數月擠滿了媒體版面,然而歷劫歸來的英國人卻僅是平鋪直述自身所見所聞,絲毫沒有激情的言語與表情。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冷靜的表現,然而我相信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是把喜怒哀樂都深埋心底,不輕易讓人察覺。

這種外表冷靜內心澎湃洶湧的特質可以在英國電影與文學作品中隨處發現;而儘管好萊塢電影與電視影集每每拿此點來消遣,英國人倒也不以為忤,因為拿自身的失敗與哀傷來開玩笑才是英式幽默的王道。


以BJ單身日記這部台灣人較為熟知的電影為例,女主角Bridget的感情、事業與人生都慘澹到谷底,也由於過於悲慘所以這是一齣喜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第二集裡,當Bridget的男友琵琶別抱(雖然最後證明是誤會一場)、她不情願地被指派與拋棄她的前男友一起合作、在泰國遭人栽贓運毒而入獄、歷經波折最後回到英國時,她的父親對於吸煙的一番精闢評論:「I take great comfort in the fact they might kill me before things actually get worse」(令人安慰的是,香菸在事情變得更糟以前便可能要了我的命)。很悲哀的話,卻似乎僅是一個不經意的笑話。

然而我也發現這種作風很能振奮人心。在發現自己的失敗與哀傷都不過是個笑話時,除了振作起來也別無他法,也因此彷彿便能振作起來了。

Friday, August 05, 2005

Toshiba S100


研究了一個月之後,終於下定決心在資訊展買下這台輕薄美麗且功能強大的筆記型電腦。為了期勉這台要價56張小朋友的電腦能有56*4位小朋友的發展潛力,我將他命名為「葛葛」,可以唸作葛格或是葛平方,取自CSI犯罪現場這部影集中的老葛Grissom以及小葛Greg兩個角色。

並不是我特別欣賞這一老一少兩位演員,只是這兩個角色一個聰敏睿智,一個活潑機靈,這些特質還挺符合對一台電腦的期待。而且重點是,以後大家叫他的名字的時候他就佔到大家便宜了,哇哈哈哈~~(無聊 =.=)


開開心心地把他抱回家把玩了一個星期之後,只能說他讓人滿意得讚不絕口、愛不釋手。這顆nVIDIA GeForce Go 6200獨立顯示晶片讓螢幕畫面明亮又犀利,繪圖速度也加快很多。這幾張照片的效果以前我總要在Photoshop 6.0中等上半天,現在我用他跑Photoshop 7.0卻迅速處理完這些步驟,顯示這顆繪圖晶片的威力。


原本我幫他買了一條擦螢幕的魔布,不過後來我在屈臣氏看到這隻號稱可擦螢幕的玩偶,就好奇地買下來了。這隻標價49元的絨布小玩偶竟然意外地好用;除了使用滑鼠時可以墊在手腕底下減輕壓力之外,還可以擦擦鍵盤和電腦蓋上面的灰塵,不過當然我是不會用他來擦脆弱的螢幕的!我將他取名為小兔,以後他就是葛葛的好搭檔了~~(神經 =.=)


另外,今年Toshiba為了慶祝筆記型電腦上市滿20週年,還特別送了這個精裝禮盒,裡面有標示Toshiba 20週年慶的滑鼠、真皮滑鼠墊、文件夾、皮質鑰匙圈、還有一個隨身碟。今天收到時真是開心得不得了,並且很佩服他們颱風天還送貨!

這台電腦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熱得不得了,這已經在網路上傳頌多時了。不過熱歸熱,我用到現在也還沒熱當過,只好阿Q地自我安慰,因為他把熱氣都排出來了,所以裡頭才不會熱。如果把眼罩放在左手邊出風口的地方,沒幾下眼罩就烘熱了,這時就可以拿來熱敷疲勞的眼睛,也不失為一種利用方法喔!

Saturday, June 18, 2005

Store Wars有機蔬果絕地大反攻

最近網路上有個很熱門的星際大戰改編影片叫做「Store Wars」(星際大戰果菜版),主要是從星際大戰第五部曲「帝國大反擊」(The Empire Strikes Back)改編的,由有機蔬果扮演反抗軍(organic rebellion),而邪惡的帝國自然是充斥著農藥與基因改造食品的大型農企業。影片的最後不忘提醒大家,任何人都可以藉由選購有機農產品的方式來加入反抗軍,以對抗邪惡的農企業帝國。

在台灣,所幸農業技術成熟,尚未經歷其他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農業問題。1950年代的第一次綠色革命使用人工育種的方式,順利讓糧食增產,而美國和加拿大也藉著出口糧食到非洲各國大撈一筆;然而自1980年代末起的第二次綠色革命則由大型跨國農企業所主導,除了使用基因改造作物之外,還將基改種子搭配農藥與殺蟲劑一起賣給發展中國家,讓這些貧窮飢餓的國家永無翻身之日。

舉例來說,Monsanto這間公司開發了一種會殺死任何植物的農藥Roundup,同時又研發了不怕Roundup這種農藥的黃豆與棉花,因此倘若要使用Roundup來除雜草便要同時使用Monsanto開發的種子。然而由於Monsanto擁有對於種子的智慧財產權,因此農民不准留下任何一棵種子作為下次播種之用,而必須持續向Monsanto購買高價的種子與農藥。Monsanto這些跨國農企業藉由這些方式控制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民、賺取暴利,然而卻無法保證這些強力農藥與添加了蠍子、魚類基因的農產品對人體是否有害。

這個例子只是冰山一角,麥當勞與肯德基等跨國速食連鎖公司在雨林地區的養殖場更是慘絕人寰。當初Norman Borlaug博士是為了解決飢荒問題才致力於農產品改良,而他在1970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便痛斥飢荒是人類文明的恥辱與罪惡。然而科學是把雙刃的劍;綠色革命提升了農產品產能,生產出足夠餵飽全世界人民的農作物,然而遭農企業利用為獲利的工具之後,卻反而惡化了第三世界國家貧窮與飢荒的慘狀。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統計,全球64億人口中,有8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其中有3億人口是兒童;此外,在剛果的死亡人口中,有半數是因營養失調而死。根據統計,現今全球所生產的糧食恐怕可以供給每個人每天三千卡以上的熱量;然而在富裕的國家拼命節食減肥與浪費食物的同時,卻至少有8億人口受飢餓所苦,果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

由於台灣的育種技術十分成熟,才能在邪惡農企業的侵略中倖免於難,然而卻也因置身事外而不免掉以輕心。目前超市農產品中,對於基因改造作物的標示並不明顯,但民眾似乎也不介意,也並不太關心農藥殘留問題。不過就像影片最後Yogurt對大家的呼籲,大家以後購買農產品時,若能盡量選購有機作物,並且拒絕購買跨國農企業的農產品,便能增加有機蔬果反抗軍的實力!

Store Wars官方網頁

星際大戰果菜版中文字幕

Sunday, May 22, 2005

星際大戰三部曲上映

在星際大戰三部曲上映後,影評人也開始紛紛發表意見,可惜負面影評似乎佔大多數。許多影評人批評星際大戰的劇情幼稚,更有許多科幻作家表示,人類科技日新月異,自星際大戰問世三十年間的科幻小說與電影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於此際方推出前三部曲可以說是歹戲拖棚。

的確,這部構思於三十年前的電影與小說有許多構思不夠嚴謹與細膩,特別是對於外星生物的想像,仍然停留在以地球生物為參考標準的階段。然而星際大戰和同時期的其他科幻電影,例如「2001太空漫遊」一樣,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也表達了那個時代對於未來的想像。

我對星際大戰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在第二部曲中,機械人C3PO與R2D2跟隨主人造訪機械兵團製造工廠那一幕。由安納金天行者親手打造的人形公關機械人C3PO在第一眼看到大量製造機械人的工廠時十分震驚,脫口而出「machines making machines, how perversive」這樣的話,令人莞爾。



C3PO與R2D2是兩具能自行思考並有喜怒哀樂的機械人,特別是饒舌的C3PO情緒起伏相當大,比人類更像人類。而工廠大量製造的機械人部隊,在盧卡斯的詮釋下則是呆頭呆腦、反應遲鈍,在接受外界訊息之後還要在程式庫裡搜尋一番才能計算出下一步該進行的動作。

同樣是機械人,由人類親手製造的便具有人工智慧,未免太不合常理。然而對照盧卡斯生長的年代,便不難瞭解他的想法。在工業革命之後,越來越多的機器取代了人類的工作,也因此英國在1811-1816年發生被稱作「盧德運動」的紡織工人暴動;紡織工人認為機器取代了人類害得他們失業,便憤而砸毀被他們視為元兇的機器。

這種對於機械取代人類的恐慌至今仍存在,因此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與世界經濟大蕭條的1970年代,盧卡斯對於「手工」與「大量製造」會有這樣的看法,一點也不令人意外。而三十年後的人們可以重新探索當時的社會情境,也是件有趣的事。

Tuesday, May 17, 2005

數獨 SU DOKU

之前在日空的機上刊物裡看到過這個遊戲,不過當時大概是腦部缺氧,無法思考。今天玩了一下竟然欲罷不能,不禁想喊出:謎底啊,就讓它更加複雜吧!

一些數獨的網頁:
http://www.puzzle.jp/letsplay/play_sudoku-e.html
http://www.griffiths-jones.co.uk/sudoku/
http://www.timesonline.co.uk/section/0,,18209,00.html
http://www.sudokufun.com/sudoku.php
數獨解法教室

日本數獨遊戲 風靡英國

【2005-05-17 中國時報 第A14版╱國際新聞 潘勛 】
  通勤電車駛往倫敦途中,塞滿乘客的車廂鴉雀無聲,人人絞盡腦汁,沉溺在發源自日本的「數獨」遊戲中。「數獨」去年十一月由《泰晤士報》在英國推出以後,已風靡英倫,目前隱隱然有席捲全球的態勢。

  「數獨」遊戲規則容易,在縱橫各九道計八十一個方格內,填入由一到九的數字,使每一直行與橫列,都由九個數字組成,但不得有任何數字重複。為添增趣味及難度,每九個小方格組成的一個九宮格,裡頭也都是由一到九的不同數字。

  「數獨」遊戲吸引人的地方,在邏輯、數字與遊戲者的耐心匠心獨運的調合。《泰晤士報》專欄編輯哈維表示,「數獨」特出的地方,在規則單純,容易了解,但解答卻那麼複雜。該報推出「數獨」遊戲時,便有預感會受歡迎,但沒想到如此轟動。

  雖然遊戲目前以日本名稱聞名遐邇,但原始概念「拉丁方塊」,即每一行列中,數目或符號只能出現一次,早在十八世紀就由瑞士數學家歐拉設想出來。現代版的遊戲特出點,在九個小九宮格,日本雜誌出版商一九八○年代末期在一本美國雜誌上看到後帶回日本,「數獨」於焉誕生。

  然而,「數獨」開始跨向世界,始於一位在香港退休的紐西蘭裔英籍法官兼解謎狂古德先生一九九七年遊日本時,湊巧買到一本「數獨」遊戲書,而下定決心寫作電腦程式,造出數謎方塊。

  古德自去年開始供稿給報紙,他表示,原本報紙上都是填字母組字遊戲,所以「數獨」出現以後大受歡迎。雖然乍看像數謎遊戲,事實上它是邏輯類的動動腦。古德目前經營自己的網站,一天可產出數百則「數獨」,供稿給英、美、紐西蘭、南非至少十二家報紙,而且邀稿的報社數量不斷增加。

  古德表示,「數獨」已經傳到世界各地許多不同型態的國家,比如東歐的克羅埃西亞、斯洛伐克,目前與他接洽中的報社,還有波斯灣地區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西印度洋群島國的巴貝多。

Sunday, April 24, 2005

中日情仇

最近在中國大陸各地不斷出現反日遊行,日本要求中國道歉卻被中共反咬一口,譴責日本修改教科書傷害亞洲人民的感情,而首相小泉純一郎在亞非會議中首度公開道歉,可以說是先向中共低頭。這讓我想起我從日本回台灣時,雖然大聲罵了日本海關人員但竟然沒被刁難的事。

出海關檢查行李的時候,因為我的寶貝相機放在袋子裡,所以我就把袋子擺在籃子上放上輸送帶,沒想到那個日本海關人員竟然把我的袋子一把抓起往輸送帶上一丟,當場讓我氣結,對他咆哮「there is a digital camera in this bag」!我氣的不僅是因為他粗暴對待我的相機,我想他也不知道裡頭有相機,但明明等著出關的旅客不多,我東西也都擺好了,他還費事把我的袋子從籃子裡拿出來,真是讓我不能理解他在想什麼。

大概很少有旅客會對海關人員大吼大叫,於是他楞了一下,低聲說了一句「大丈夫」(沒關係),讓等著聽他道歉的我更是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又提高聲音對他咆哮「大丈夫?」但行李都上了輸送帶,想想也算了,就通過檢查門去取行李,這時看到其他的海關人員好奇地跑過來看發生了什麼事。

過了幾分鐘之後,我才想起來他們是海關人員;海關人員的權力是很大的,而我竟然對他們大吼大叫!更神奇的是在我對他咆哮之後,他竟然沒有刁難我,還低下頭去不敢正眼看我,不曉得是因為他不敢用英文吵架,還是日本為了進聯合國安理會正在努力敦親睦鄰、建立國際形象,或者是是因為中國和韓國近日反日情緒升高的關係。據說以前日本的海關人員對待台灣旅客的態度很惡劣,例如要求台灣旅客打開行李檢查時把別人的東西翻得亂七八糟,還對他們大吼大叫。

雖然媒體報導中,中共和日本似乎勢不兩立的樣子,但在一些漫畫中,可以看到日本人希望和中共建立更緊密關係以脫離美國控制的情緒,因為不少日本人認為美國駐軍消耗大筆日本納稅人的錢,美國大兵也經常在日本境內生事,因而和鄰國中共進行經濟合作比較符合日本的利益。連在給年輕人看的讀物中都有這樣的情緒出現了,恐怕日本國內對美國不滿的人大有人在!

Sunday, April 17, 2005

星際大戰三部曲

星際大戰三部曲

暌違了數十年,星際大戰終於完成了第三部曲的拍攝,即將在下個月上映。台灣和美國同樣是在5月20日上映,對影迷來說雖然是件好事,但台灣的電影市場也未免太與好萊塢同步了。在日本,外國影片是不能同步上映的;而韓國更有一個「螢幕配合」的政策,要求電影院要播映一定比例的韓國片。台灣因為缺乏這樣的保護措施,以致於窮酸的電影人才無法與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大筆資金抗衡,多數落得鬱鬱不得志。

星際大戰大約是電影史上唯一一部先拍結局再拍開頭的電影。自從第四部曲在1970年代開拍之後,許多影迷在看完第六部曲「絕地大反攻」之際,難免遺憾沒能看完全系列電影,說不定有人就此辭世而報憾終身。不過星際大戰的劇情仍然膾炙人口,甚至卡通「玩具總動員二」也拿來引用。

前一陣子重看了印第安那瓊斯系列,才發現原來那也是盧卡斯的作品。從劇情裡不難發現盧卡斯對納粹的深痛惡絕。推算他的生長年代,估計兩次世界大戰可能對他造成不小的影響,也難怪他的電影中經常出現光明與黑暗相對立的基調。

同樣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魔戒》作者托爾金處理光明與黑暗的手法則細緻得多。盧卡斯的作品有種對於黑暗的天真嫌惡,彷彿善與惡是天生且黑白分明的。過去我也曾這樣認為,在遭遇挫折時仍然質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這樣的說辭,但後來才體會在灰色地帶中有著貪婪、恐懼、慾望等等誘因,將人一步步從白的世界拖到黑的世界。

經過了二、三十年,不曉得盧卡斯的想法有沒有改變。第三部曲是安納金天行者從絕地武士墮落為黑魔王的關鍵,令人期待盧卡斯會如何詮釋。

Saturday, April 16, 2005

日本國鐵周遊券

JR Rail Pass

這張就是陪我騙吃騙喝日本國鐵7天的日本國鐵周遊券!只要在進出JR的車站時,向站務員出示這張周遊券,就可以免費搭乘所有JR的火車(除新幹線Nozomi車系外)、電車、公車,甚至渡輪!由於實在物超所值,所以只有外國觀光客可以購買,而且僅限於短期觀光客,也就是日本海關在護照上蓋上「短期滯在」的外國旅客才可以使用。

JR Rail Pass兌換券

在拿到這張pass之前,必須在國內先向旅行社購買JR Rail Pass的兌換券,到了日本之後,再把這張兌換券換成pass。購買JR Pass的兌換券就像購買機票一樣,必須附上姓名;兌換時,也必須憑護照兌換,所以不能轉讓給他人使用。JR的站務人員或查票員也可以隨時要求察看護照以保證是本人使用;不過根據經驗,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但我並不是在鼓勵大家心存僥倖啦!

由於日本國鐵在1986年左右被切割成JR九州、JR四國、JR西日本、JR東海、JR東日本、以及JR北海道等6家公司,所以各家公司也在各自販賣周遊券,例如只去東京的遊客可能買JR東日本的JR East Pass就夠了。

JR East Pass五天周遊券是20,000日圓,約6,000台幣;JR Rail Pass七天周遊券則是28,300日幣,台灣的旅行社似乎統一賣8,800台幣。其實鐵路都是相連的,要去計算哪段鐵路屬於哪間公司實在是件麻煩事,這時就深刻感覺到日本國鐵被切割的不便了!也因為我們深怕到伊豆的這段鐵路不完全歸JR東日本所有(不過事後證明伊東之前屬JR東日本,伊東之後屬伊豆急行,是伊豆半島的私鐵),所以我們決定購買所有JR鐵路都適用的JR Rail Pass。


也因為這張Pass,促成我們在最後一刻決定去京都!這就是利用JR Rail Pass購買的新幹線車票,這是全日本第二快的Hikari新幹線,上面沒有標示票價。雖然不用買票也可以坐自由席,但既然劃位也不需付費,當然一定要劃位囉!

新幹線指定席要另外付費。以我們坐到京都為例,光是運費就要7980日圓,加上指定席費用5240日圓,總共就要13220日圓呢!所以來回一趟就差不多是JR Rail Pass的票價了,如果我是售票員大概會很心痛吧!

由於不同的JR公司有自己的票價表,所以遇到跨公司的票價真是非常難查,此時又深深覺得日本國鐵被切割真是給民眾帶來麻煩啊!不過我最近發現了JR集團的網頁,雖然沒試過,但我想應該可以查詢所有的JR班車和票價吧。

Wednesday, April 06, 2005

伊豆舞孃文學之旅

福田家

既然來到伊豆,自然一定要造訪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文學大師川端康成當年創作《伊豆的舞孃》的地點。


這間名叫「福田家」的旅館便是《伊豆的舞孃》這部小說中,巡迴藝人一行人和高中生從修善寺到下田的途中住宿的旅館,而川端康成也經常在此地創作,因而留下了不少墨寶與文物。


這便是福田家內展示的川端康成的親筆手稿。記得我高中讀這本小說時,只覺得這是川端康成在描寫他20歲時暗戀一位美麗舞孃的故事,並沒有什麼稀奇。


不過在看多了媒體揭露的八卦新聞以及無處不能極樂的變態日本男人之後,突然覺得這種近乎絕跡的純純情愫很可貴了。看看這張川端康成親筆題字的「天上人間會相見」,是不是很感人呢?


福田家位在湯野溫泉附近,而《伊豆的舞孃》小說中的巡迴藝人一家人以及高中時的川端康成便是沿著河津川一路向南走。如果要去伊豆,千萬不能錯過這個地方!

Tuesday, April 05, 2005

使用Blogger貼圖的小技巧

在Hello裡面,只要上傳一張圖片就會在Blogger裡成為一篇文章,有時候很方便,但也比較沒有彈性。如果我同一篇文章需要用到很多圖片說明的話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就要把圖片的網址記錄下來,直接在文章中編輯Html,這樣才可以在同一篇文章中放進很多圖片。

不過我最近發現Blogger和Picasa對Gif檔案的支援性不是很好。在Picasa的預設檔案選項中沒有Gif,但勾選之後還是無法順利上傳。後來我改用檔案總管上傳的方式,但根本看不到除了Jpg以外的檔案格式!最後我只好把Gif轉存成Jpg,才順利把那張伊豆半島的地圖上傳。

後來我發現,即使是Jpg圖片也往往很難順利上傳,但這時只要利用Picasa的功能對照片做一些小修改,例如「I'm feeling lucky」,就可以順利上傳了,還真是詭異!

Sunday, April 03, 2005

看得見海的溫泉民宿


這裡就是我們住的旅館。 它是一間非常小的民宿,由一個小家庭所經營,提供的設備很簡單,但景色很不錯,給人的感覺也很溫暖。


這是從一樓的窗戶望出去的樣子。


打開窗戶便可以看見外面蔚藍的天空和海,而所有的客房都是在靠海的這邊,讓人心曠神怡。


它的室內溫泉有一個露天的陽台,可以一邊泡溫泉一邊欣賞窗外的美景。我去泡溫泉的時候竟然只有我一個人,真是幸運呢!

Friday, April 01, 2005

伊豆河津車站

伊豆河津車站

這次聽說大家想去伊豆,由我負責找交通和住宿情報。在網路上看了一下地圖才知道,原來伊豆半島可大的呢!

伊豆半島地圖


說到伊豆,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川端康成的名著《伊豆的舞孃》,因此我決定造訪這部小說中的場景。查了一下旅遊書,發現當年川端康成住的是中伊豆一個名叫湯野的地方,然而由於中伊豆的交通較不方便,因此我們決定住宿在河津,白天再動身參觀《伊豆的舞孃》小說中的場景。

Super-view伊豆舞孃號

Super-view伊豆舞孃號

這就是開往伊豆的觀光火車:伊豆舞孃號。加上Super-view是因為這班列車的窗戶非常大,沿途可以欣賞窗外景色,比普通的伊豆舞孃號更適合觀光。


令人訝異的是,在這裡看到了台灣早已絕跡的車掌小姐。Super-view伊豆舞孃號每節車廂都有一位車掌小姐,她們和空服員很類似,除了會在門口迎接乘客之外,還會換上圍裙販賣商品。

我們這節車廂的車掌小姐說她去年曾在加拿大學習一年英語,所以她的英文說得還不錯,事實上我覺得比不少日本航空公司的空服員說得要好,讓我對她們的薪資待遇還有招考條件很好奇。


至於一般的伊豆舞孃號則除了車頭有個舞孃的圖畫之外,其他部分和一般火車並沒有什麼分別。

要注意的是,JR東日本的路權只到伊東,之後的路權屬於伊豆的私鐵,所以即使在JR可以劃位劃到伊東以南,但出站時仍要另外付費給私鐵。我們就是在錯愕之中繳了1330日圓才領悟到這一點的!

東京首都圈女性專用車輛

女性專用車輛

在新宿車站等Super-view伊豆舞孃號時,看到了這個有趣的布條,就把它拍了下來。到底什麼是女性專用車輛呢?真是令人好奇。


我的運氣真好,馬上有一輛「女性專用車輛」駛進月台。可是奇怪的是,車廂中明明就有男性乘客,怎麼會叫做女性專用車輛呢?


在飛回台北的途中,我才在飛機上的日本新聞看到,原來是因為日本電車有不少色狼,日本交通部計畫從4月4日起先在首都圈JR東日本路線試辦女性專用車輛,5月9日擴至都營地下鐵,再視成果擴大辦理。

Gmail新功能:文字編輯

昨天還在跟妹妹說Gmail只能寫純文字,找了半天我也沒看到可以編輯html的地方,結果今天一打開Gmail就看到右上方紅色的New Feature,點進去看發現Gmail開始支援文字編輯了。這樣以後要在文字上加上連結就方便多囉!

Gmail的驚喜還不只這個。進入Gmail首頁,會發現為了慶祝Gmail滿週歲,它宣稱要提供「infinity+1」的信箱容量,所以有個數字一直在跑。原本以為這是愚人節的玩笑,沒想到於人節過後仍然繼續跑,已經超過2GB了!

Thursday, March 31, 2005

結束伊豆-橫濱-長野-京都的旅程

東京清晨趕電車的上班族

果然旅行還是在工作忙碌的時候感覺最好玩。在一般人需要上班的時間,只要是能放下手上的工作,不管到哪裡閒晃都覺得很快樂,所以心理上會覺得這趟旅程特別有趣。

這次因為我沒有工作在忙,再加上跑遍東京、伊豆、橫濱、長野、京都,事前光是蒐集資料和訂火車票、訂旅館就忙得不得了,而旅程中為了趕火車也往往都匆匆忙忙的,因此一趟旅程下來反而腰酸背痛、疲憊不堪。不過用這麼少的旅費跑遍日本各地,也算是十分值回票價了!

這次日本給我的感覺和一年前有一些不同。去年我去日本的時候,覺得日本的工作人員都井井有條,路上的行人都光鮮亮麗,公共設施也一塵不染;可是這次我一坐上飛往日本的班機就在飛機上看到前一天日亞航一架班機金屬脫落的新聞,抵達日本後發現東京有些車站的廁所竟然飄出異味,而潔瑩不小心掉在八王子車站廁所的一袋麵包竟然五分鐘不到就被人拿走,更離譜的是,回國時日本海關竟然沒把我買相機時附在簽證後面的輸出免稅物品記錄票收走。這一些小小的事件都給我一種日本正在走下坡的感覺。

不過回台灣後,馬上看到軍官開地下錢莊和應召站,還有官員和山老鼠勾結盜砍林木的新聞,看來在走下坡的可不僅僅是日本!

Tuesday, March 22, 2005

明天出國,今天忙翻天!

為了怕臨時找不到資料,先把一些網址貼在這:

Japan Rail Pass
http://www.japanrailpass.net/index.html

JR Cbyer Station
http://www.jr.cyberstation.ne.jp/

JR東日本路線圖
http://www.jreast.co.jp/map/

JR東日本車輛圖鑑
http://www.jreast.co.jp/train/

東京急行電鐵
http://www.tokyu.co.jp/index_flash.html

東京Metro地下鐵
http://www.tokyometro.jp/index.htm

JR東日本通票JR East Pass
http://www.jreast.co.jp/sc/eastpass/index.html

指定席預約:
http://www.tabi.eki-net.com/default.asp

JR東海時刻表檢索:
http://jr-central.co.jp/timetable/nr_doc/search.html

東京-京都班車:
07:06發車

07:36發車

08:06發車

08:36發車

飯店

地圖&氣象查詢:
http://vip.mapion.co.jp/

Saturday, March 19, 2005

不可能的任務之一週準備赴日

話說我的國中死黨們自從歡渡十週年同學會之後,便無時不想著要一起出國旅遊。幾年前說好要一起去中國大陸,沒想到我連台胞證都辦好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  ̄")╭

這也是不得以的事;人只要一去工作,時間就是老闆的而不是自己的了,想要請個三天五天的假還要全員都請同一個時間的假,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啊!

沒想到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竟然在我毫無預警的狀況下就成真了!眾家姊妹不知打哪生出來的魄力,竟然不知不覺就決定下禮拜要去日本歡渡三十大壽暨十六年友誼了!果然最好還是憑著一股衝動才有可能成行,想太多的結果就是寸步難行啦~~

不過真正的考驗現在才正要開始。眾家姊妹決定兩天去伊豆、兩天去橫濱,但誰也沒去過伊豆啊!這兩天最好就要訂旅館了,但光是找資料就要費一番功夫了,因為日本的網頁多半都沒有中英文啊╮(〞~ 〝")╭

果真是不可能的任務吧!現在離出發只剩四天了,只好拼了!

Friday, March 18, 2005

Gmail使用心得

Gmail的使用方式和一般網路信箱不太一樣。最大的不同點是,它不能把收信匣中的信分別歸類到不同的信件匣中,所以所有的信件都一字排開,剛開使用的時候實在是不太習慣,有一種深怕找不到信的恐懼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信件搜尋的功能一開始並不太能搜尋繁體中文字,所以總是搜尋不到信中的關鍵字。

用了幾天之後,突然覺得這種配置方式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就是BBS啦!BBS也是這樣把所有文章一字排開的,而Gmail的星星記號就是BBS的M記號,而Label就是分類精華。果不其然,Gmail的熱鍵和BBS的指令也很相似呢!

想通了這點,就開始覺得Gmail使用起來很親切了!

Monday, February 28, 2005

新眼鏡

拿到了我的新眼鏡,重量只有10.2公克,比以前負擔輕多了,早知如此早該配了!

回到那間我從國中就開始在那配眼鏡的店,彷彿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坐在驗光機前的椅子上,看著四周一成不變的儀器和擺飾,還有絲毫不顯老的老闆,彷彿我是坐在時光機上回到從前。但我擔心的是,都過了這麼多年,驗光技術難道沒有改變、不需要用新儀器嗎?

目前新眼鏡感覺還好,不過是因為上一副眼鏡太糟了。但戴的時間久一點還是會頭暈,所以我還是跟galatea去她常去的那間眼鏡行看了一下問題在哪裡。眼鏡行老闆鄭先生說可能是因為非球面鏡片的關係;非球面鏡片如果架在臉上不是水平的,可能就會頭暈,而我的眼鏡原本戴在臉上是有點傾斜的。他幫我調了一下鏡架後,感覺就好多了。

果然眼鏡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啊!下次還是改去那家配眼鏡吧!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05

關於Google blog的一點更正

上次提到Google blog只能接受同樣有Google blog帳號的人留言,後來事實證明Google並沒有那麼小心眼,它還是可以接受匿名留言的。只要在環境設定裡的「comments」這個項目裡面,勾選允許匿名留言就好啦!

不過今天上傳照片怎麼試都不成功,明明步驟和之前都一樣的,但就是看不見照片,真是怪了。

Monday, February 21, 2005

Google blog使用心得


Google blog不能直接上傳圖片,一定要透過另一套Google的軟體「Hello」才能上傳圖片,所以有些不方便。

以我上傳這張照片為例,我要先在Hello這套軟體中註冊一個帳號,接著在「BloggerBot」中再輸入我的blog的帳號密碼,接著再從Picasa中上傳照片。總之雖然你可以把blog、Hello和Picasa拆開用,但基本上這三個軟體是綁在一起的。

另外,這個blog不允許匿名留言,只有擁有Google blog的人才能留言,真是狠招啊!

Friday, February 18, 2005

Google產品試用

最近聽說Google有許多新產品,忍不住就想試試。除了這個blog之外,還有一個圖片瀏覽工具叫Picasa,已經推出第二版了。

這個Picasa2會搜尋電腦裡所有的相片,還會自動建立縮圖,速度又快,尋找圖片時非常方便。此外,它還有修改圖片的功能,看來ACDSee岌岌可危了!另外,在選擇照片slide show時還可以播放背景音樂,而照片還可以直接發布成網頁,還有其他許多我還沒測試過的功能。

不過我發現這個版本在讀中文字時仍有問題,所以中文資料會顯示亂碼。不過Gmail最近已經可以使用中文搜尋郵件了,我想未來不久這個問題會很快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