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2, 2005

星際大戰三部曲上映

在星際大戰三部曲上映後,影評人也開始紛紛發表意見,可惜負面影評似乎佔大多數。許多影評人批評星際大戰的劇情幼稚,更有許多科幻作家表示,人類科技日新月異,自星際大戰問世三十年間的科幻小說與電影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於此際方推出前三部曲可以說是歹戲拖棚。

的確,這部構思於三十年前的電影與小說有許多構思不夠嚴謹與細膩,特別是對於外星生物的想像,仍然停留在以地球生物為參考標準的階段。然而星際大戰和同時期的其他科幻電影,例如「2001太空漫遊」一樣,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也表達了那個時代對於未來的想像。

我對星際大戰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在第二部曲中,機械人C3PO與R2D2跟隨主人造訪機械兵團製造工廠那一幕。由安納金天行者親手打造的人形公關機械人C3PO在第一眼看到大量製造機械人的工廠時十分震驚,脫口而出「machines making machines, how perversive」這樣的話,令人莞爾。



C3PO與R2D2是兩具能自行思考並有喜怒哀樂的機械人,特別是饒舌的C3PO情緒起伏相當大,比人類更像人類。而工廠大量製造的機械人部隊,在盧卡斯的詮釋下則是呆頭呆腦、反應遲鈍,在接受外界訊息之後還要在程式庫裡搜尋一番才能計算出下一步該進行的動作。

同樣是機械人,由人類親手製造的便具有人工智慧,未免太不合常理。然而對照盧卡斯生長的年代,便不難瞭解他的想法。在工業革命之後,越來越多的機器取代了人類的工作,也因此英國在1811-1816年發生被稱作「盧德運動」的紡織工人暴動;紡織工人認為機器取代了人類害得他們失業,便憤而砸毀被他們視為元兇的機器。

這種對於機械取代人類的恐慌至今仍存在,因此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與世界經濟大蕭條的1970年代,盧卡斯對於「手工」與「大量製造」會有這樣的看法,一點也不令人意外。而三十年後的人們可以重新探索當時的社會情境,也是件有趣的事。

No comments: